第7小说

第7小说>南宋桂枝传之临安风华 > 第六十三章 韩计困枝镇江地(第1页)

第六十三章 韩计困枝镇江地(第1页)

金山翠芽,桂枝倒是听说过,但确实不曾亲自尝。

见二人摇头,老头从旁边的土罐子里捏出一小撮,投入烧开的茶壶,这步骤与寻常的点茶法截然不同。也是,点茶都是临安那些有闲心的人用来打发时间的,而似老头他们这些农民,喝茶也是图个方便快捷,贪个解渴。

“俺姓郭,这儿叫郭家村,村里也就百十口人,世代都是农民。”他一边自我介绍着一边来到一旁的水缸前,将上方用来避尘的盖子掀开后,一丝清凉的感觉瞬间溢出,他?了一勺添加在方才烧沸的茶水中,以用降温。

“这水倒是不一般。”桂枝道出了第一感受。

郭大爷笑了笑,随后解释道:“咱这城西北的中泠泉,可是被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而这金山翠芽是镇江绿茶中最好的,这茶色泽翠绿,白亮显露,汤色明亮,味清香醇厚!若不是此泉水配上这茶,怎会使镇江茶叶闻名于世?”

“竟如此神奇?”桂枝微微颔首,同向北一齐接过郭大爷递来的茶碗,其中仍余温气,香气四溢。品上一口,被沸水激出的茶香以及中泠泉尚余的丝丝冰凉使得口感独特。

“当真不错!”桂枝点着头,将茶碗放下,随后又开口问道:“郭大爷,郭家村世代都是种这些茶叶的么?”

郭大爷摇了摇头,似乎有些无奈:“怎么可能……十余年前,我们这里可是想种什么便种什么,主要也是因为这边人大多靠水货为生,吃食上并不担忧,所以每家每户的地里,想种什么便种什么,即便不种地,村里人过得也很滋润,当时村里得有四五百户呢!”

怪不得此处如今看起来略显荒凉,原来是迁走了那么多百姓。“那为什么非得种茶呢?”桂枝又问道。

“哎!”郭大爷叹了口气,站到门外四处瞧了瞧,这才回屋将门关好,“恁俩都是从临安来的,明儿就走,俺便多一嘴与你说。种茶,这全然是润州府衙的意思,茶叶可比稻米贵重多了!”

向北嗤笑一声,不屑地笑道:“那你方才还骂人家府衙,地方官府带领你们这些农户卖茶走向富庶,何乐而不为啊?”

郭大爷摆了摆手道:“年轻人,还是太年轻了,官府但凡能把这些茶叶卖的钱分我们十分之一,俺们都能心甘情愿地替他种茶!可你们有所不知,润州府强迫我们每户种茶,不允许种任何庄稼,甚至果树都不行,而且茶叶每年收完都要上缴,最多给我们这些茶农一些米面,哪儿会掏一个子儿啊?不然您二位觉得为何村里会从四五百户,变成现在的百十人?那都是老的老、残的残,实在没地儿去了!”

“嘶……这天杀的于从冶!”向北将喝完茶的碗狠狠一砸,吓得老头一激灵。

“可不敢这么说那于大人啊!早前有人反抗不种茶叶,第二天就被抄了家!”郭大爷连忙摆手。

桂枝瞥了向北一眼,示意他冷静。她又看向大爷,继续问道:“那镇江这边近日来,可有涝灾?”

郭大爷一愣,摇了摇头:“除非是趁着俺睡着的时候发大水,否则俺们肯定知道,但之前我们务农时,江边的水渠修缮得极好,自俺小时至今,便也不曾见过什么涝灾。”

果然!涝灾一事是假。

如此看来,将自己支出临安,困在镇江只不过是韩侂胄的手段罢了。或许这于从冶就与他有联系,以镇江水涝农田被毁颗粒无收为由,将自己困在这里,然而谁曾想此处从不曾有过水涝,之所以颗粒无收,乃是因为府衙禁止农户种庄稼,只能种茶,而且茶叶还都会被收缴,农户一分也得不到。

小小的一个镇江,已然如此腐败,若不来这一趟,还真是令人无法想象百姓是如何在这种状况下生活十余年的!

桂枝双眸微闭,长叹一声,刚欲再说些什么,却听院外传来声音。

“其余农户也起得这么早?”向北耳朵尖率先听到了,他回头看向郭大爷。

然而郭大爷却战战兢兢地摇头道:“二位还是快走吧,此处不宜久留,方才老夫说的那些,恁俩就当个故事听听得了,切不可外扬啊!不然惹祸上身!”说完,他将门打开,四处观望,而不远处正有火光粼粼,似乎有许多人正朝此处赶来。

“郭大爷您千万保重!”桂枝也知道此时多说别无益处,只好安慰。

院门一关,桂枝便同向北顺着院墙一路朝码头而去。而那群人的速度明显更快,他们驾着马赶在了二人前面,是以他俩躲在茶田里摸索的时候,正巧遇上那群人先到了码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