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孔鲋那种?”赵泗开口问道。
“差不多,就像法家,其实也有很多人随着国家的破灭而选择了避世不出,你之所以觉得大秦现在法家兴盛,不是因为天下的法家学子皆入大秦,而是因为关内是法学最盛之地,事实上法家也分有不同理念,各不相容,李相所秉承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他并不代表法家。
我知道现在李斯打算变法,这是在行商君之事,可是变法之后不能说法家就是他李斯,而是说他为法家开辟了一条新路。”扶苏开口说道。
赵泗点了点头,这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六国覆灭之际,有不少法吏都因此而殉国了。”扶苏开口说道。
“而且……其实有很多人,至死也说不上来自己到底学的是什么。”
赵泗点了点头。
“那父亲的老师代表的其实就是主动迎接大秦一统的那一派。”赵泗开口说道。
扶苏点了点头。
赵泗又又又懂了,连带着对淳于越的观感又上升了几分。
儒家这个概念并不准确,应该用儒生二字。
天下一统以后,海内儒生分作两派。
一个派系认为应该主动迎接和拥抱统一,让天下尽快的安定下来。
另一个派系则认为应该忠君报国,哪怕国家已经亡了,也不能食敌国之俸,应该为君王守节。
经过扶苏讲解以后,赵泗对照历史惊讶的发现……这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会出现的老节目了。
每次天下四分五裂,总会有人希望天下一统,结束纷争。
而每次王朝末路,哪怕是元朝清朝乃至于已经腐朽烂在骨子里的旧时代,也依旧有一批人为之守节。
所以,其实不难看出,淳于越并非不知变通之人。
或者说,倘若淳于越是一个腐儒,压根就没资格成为扶苏的老师,至于什么扶苏被腐儒忽悠傻了,那更是无稽之谈。
这个时代……儒家的凝聚力远远不够达成这一步。
扶苏只不过是坚持分封制罢了,这是政治道路的选择,朱元璋还分封藩王呢……后世哪个朝代开国之初不封宗室?
说到底,扶苏的悲剧是因为和始皇帝别扭的父子关系,而非是被腐儒给忽悠了。
扶苏之死,死于自己的性格。
至于淳于越之死,则死于他的坚持。
二者,皆死得其所。
“以前……我对先生倒是多有误会了……”赵泗叹了一口气。
斯人已逝,看得出来扶苏对淳于越感情很重。
师者,传道受业也。
在赵泗看来,扶苏对淳于越的感情,其实是带有一定的情感替代的。
因为缺失父爱,所以对老师的倾心相授和陪伴,更为坚持。
诸夏的父子关系最为复杂和矛盾,是君臣,是仇人,是朋友,但唯独不是父子。
哦,同样,也是最像的人。
扶苏坚守淳于越的政治主张,而非始皇帝的政治主张,就可以说明这对父子的情感关系有多么糟糕。
孩子,通常是会下意识的模仿自己的父亲的一言一行的。
“有时候……总感觉你知道很多东西。”扶苏嗫嚅着,脸上带着怪异。
“我甚至怀疑你到底是从哪里知道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的……”扶苏笑了一下。
“闲来无事看到的,道听途说罢了……”赵泗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