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张裔重新落座后,张裔问道:“对了文伟,陈孝起为何没有和你一起回朝,谈判不是结束了么?”
“回君嗣公,因为吴主称帝在即,东吴提出两国是否划分天下疆界、各自攻取魏贼窃据的州郡,免得日后会起争端,所以孝起兄就留在武昌继续与诸葛瑾等人商讨此事,某就先一步赶回来禀报。”费祎答道。
张裔颔首道:“原来是这样。”转身拱手对诸葛亮问道:“丞相可知此事?”
“我知道,文伟之前发回的奏报中有提及。此举也算是好事,可以加深我大汉与东吴的联盟关系,更好地促使两国合力对付曹魏。”诸葛亮道。
张裔面带疑虑地说道:“只是这样一来,我大汉就不能尽取北方之地了,日后形势有变,莫非咱们要眼睁睁地看着划分出去的州郡落入东吴手中”
“哈哈,君嗣公也太实诚了,此一时、彼一时,以后之事如何能够断定?到时候自然还是各凭本事,用实力说话。”杨仪语气淡然地道。
();() 张裔自是明白这个道理,之所以还要明知故问,无非是担心诸葛亮会把此事当真做实,朝主位上的诸葛亮瞧了一眼,见他微微一笑,遂放下心来。
诸葛亮道:“孙权君臣当然也不会当真,双方无非是做个样子、求个心安罢了。”
“敢问丞相,那咱们该如何与东吴商讨此事陈孝起还在武昌等着丞相的具体方略。”费祎问道。
诸葛亮沉吟片刻,答道:“这两天吾就给陈孝起去一封信,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是,祎明白了。”
洛阳,魏宫。
不久之前,曹叡也收到了汉吴两国谈判已经结束的消息,得知季汉和东吴顺利达成合意,盟约关系不仅没有破裂,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趋势,他的心情十分糟糕,纵然已是深夜,也派人将陈群、华歆、孙资等一干重臣叫进宫来商议对策。
“众卿,细作回报,孙权应允了西蜀的要求,在不用接受刘禅册封的条件下只称帝、不称皇帝,两国继续合力对付我大魏,咱们的离间计没能成功啊。”
蒋济迅速看完详细探报,施礼奏道:“陛下,此事的确有些出乎咱们的意料,没想到西蜀竟然想出称帝而不受封的条件来引诱孙权接受,此举既能满足孙权更进一步的欲望,又能抱拳西蜀所谓汉室正统的颜面,真可谓是两全其美之策。
蜀人能想到这个妙策,当真厉害。这回的离间之计已然无效,咱们就只好等待下次机会了。”
“咱们还有机会么?”曹叡信心不足地问道。
刘晔回道:“当然还有。陛下,孙权向来首鼠两端,叛魏就蜀、叛蜀就魏对他而言就像吃饭喝水那般寻常,只要咱们耐心等待,就一定能找到机会。”
“嗯,但愿如此吧。”
刘晔又问道:“陛下,不知是否打探到那个想出只称帝、不受封妙计的高人是谁?”
“这个倒是探察到了,据说是伪雍州刺史杨清。”曹叡道。
刘晔惊道:“竟然是他?此人智计百出,果然是个劲敌啊!”
“是啊,须得设计除之。”一直没有发言的华歆忽然阴恻恻地说道。
众人听了俱是一惊,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