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心腹嬷嬷没有了,丽贵妃碰到这个事,做法就跟她那心腹嬷嬷完全不一样了。
丽贵妃的想法是,查出消息为假,就不告到皇帝跟前;查出消息为真,就要告到皇帝跟前,因为她不是心腹嬷嬷,没能力收拾那些想加害她儿子的人,只能让皇帝帮忙。
但关键是,丽贵妃查不明白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于是有可能是假消息,她以为是真的,告到了皇帝跟前,皇帝不高兴;也有可能,消息是真的,但丽贵妃没查出来,最后她儿子出事了。
总而言之,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遭遇到了,结果是不一样的。
于是这一次,又出现了这样的消息,丽贵妃便迟疑了,一时没敢告到皇帝跟前。
然后,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她儿子差点被人害死。
之所以说是差点,那还是因为琳琅监控到了这事,帮她救了下来。
看一个小孩子会被害死,琳琅没看到也就罢了,看到了,不救一下,琳琅过不去心里这道坎,所以哪怕这小孩救了下来,将来也许会变成自己孩子或她扶持的人的竞争对手,琳琅也不好眼睁睁地看着凶手弄死一个孩子。
看还真有人害自己的孩子,丽贵妃不用说了,自然再次跟皇帝告状了。
不过这次她学聪明了,不再说是谁做的了,而是直接说,自己儿子差点被人害死。
之所以不说是谁做的了,是因为,这次有人害自己的儿子,这事是千真万确的。
但凶手是不是消息里的那位,那可就不一定了。
自己要是直接说出凶手的名字,万一不是呢,到时皇帝又要说自己诬告了。
所以丽贵妃这次没提凶手的名字,只说她儿子差点被人害死,求皇帝查出真凶,将真凶绳之以法。
皇帝本来是不打算理丽贵妃的,以为对方又是被害妄想症,但,听说丽贵妃的儿子,真的遇险了,皇帝再调查一番,发现的确有人想害丽贵妃的儿子,自是管上这事了。
毕竟,这不光是丽贵妃的儿子,也是皇帝的儿子啊,皇帝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要害他儿子的。
很快,皇帝就查到了凶手,将凶手绳之以法了。
当然了,这凶手并不是暗中下手的人,那人藏的太深了,这个下手的人,是暗中下手的人发现的、准备朝丽贵妃儿子下手的人。
不错,这次是真有人朝丽贵妃儿子下手,所以暗中下手的人便利用上了,刚好还不用她的人出手,这多好多安全呢。
她还盼着那个下手的人能成功呢,那样丽贵妃没了儿子,威胁就小了一大半了。
就算没成功,利用这个人下手的事,也能迷惑丽贵妃,让丽贵妃以后再听到这样的消息,就要头大了,不知道该不该信了。
毕竟要是信了,万一是假消息呢,就要被皇帝骂了;要是真消息,没管呢,到时儿子就要出事了,这让丽贵妃能不头大吗?
她的手段是成功的,丽贵妃被迷惑后,以后再听到类似消息,的确会头大,唯一遗憾的是,那人下手没成功,没能弄死丽贵妃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