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汝珍惊讶地转身问:“怎么又有游行?又有哪里出事了?”
“英美侵略中东了。”吴淮年再次看手表,催促道,“你可快一点吧,今天不要迟到!”
孙汝珍侧身做到旁边的椅子上,与他商量:“老吴,要不你代表我去吧?我就不去了。”
“咱不是说好了吗?一起去接儿媳妇!”
空气安静了十多秒,吴淮年叹口气说:“峥嵘虽然不是在咱们身边长大的,但毕竟是你亲生的。跟孩子见面的时候,咱们要有个当父母的样子,即使不亲热,也不能太疏离吧?”
老吴觉得自己跟儿子虽然见面不多,但常有书信和电话往来,父子关系还是比较亲热的。
但老孙同志在这方面的表现,远不如他。
儿子带媳妇回家,这么大的事,她居然临阵打退堂鼓了!
“你不要总是对以前的事情心存芥蒂,咱家这种情况是时代造成的,那个年月有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咱们都能好好活着,已经很幸运了,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吧。”
当年大哥牺牲的消息传来后,他和老三很快便意识到世道艰险,为各自的身后事做了打算,还把年龄最小的峥嵘送回了老家,算是给老吴家留个香火。
结果亲儿子刚被他送回老家不到一年,大哥的两个儿子就被人送来了他身边。
大嫂在大哥牺牲后一病不起,拖了半年多,也撒手人寰了。
那个年月,他们三兄弟为了工作分散在各地,通讯极其不便。
若是早知大嫂带着孩子回娘家,会是这样的结果,他早该把这母子三人送回滨江去。
这会儿再想找机会送侄子回去,已经很不安全了。
当时日军全面侵占东北,路上兵荒马乱的,大哥只留下这两个儿子,万一在路上出了岔子,他以后怎么跟大哥大嫂交代?
于是就只能暂时将侄子留在身边抚养,把小儿子放在了父母身边。
也许孩子们都受过委屈,但这么多年下来,老吴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任何人。
跟四个儿女和两个侄子也都相处得不错。
唯一的遗憾就是老孙同志,不知她是怎么回事,面对小儿子的时候总是冷冷淡淡的。
“当年送孩子回老家是我的决定,你不用自责,孩子也从来没有怪过你,对咱们这对父母也算孝顺,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吴淮年再次催促,“快点换衣服吧,咱们一起去接儿媳妇!”
孙汝珍坐在椅子上没动地方。
送孩子回老家,确实是老吴的决定。
但他最初想送回去的,其实是大儿子峻岭,老吴想把已经懂事的长子送回老家。
可是,最大的一双儿女,陪她熬过了一段最艰难的日子,她对长子和长女的感情是最深的。
听说老吴想将儿子送走,孙汝珍的第一反应就是强烈反对,想尽办法想把大儿子留在身边。
老吴铁了心要送走一个孩子,于是她慌乱之下,便提议将两岁的小儿子送回去。
两岁多的孩子,正是让父母最费心的时候,吴峥嵘自打能说会走以后,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比他哥哥姐姐都淘气。
那么小的孩子,动不动就自己开门跑到胡同里去了。
孙汝珍当时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这个小儿子身上,这孩子旺盛的精力,时常闹得她精疲力尽。
所以,能把小儿子送回老家,交给祖父母抚养,对孙汝珍来说也算是另一种解脱。
她还记得那孩子被抱走的时候,一声也没哭,也不像往常那样妈妈妈妈喊个不停,只是安静趴在大人的肩上,用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望着她。
她当然舍不得孩子,只是无奈之下,在大儿子和小儿子中,选择了前者。
小儿子被送走了,她哭得泣不成声,午夜梦回时,总能想到幼童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
她那时还不觉得怎样,后来有了机会,也会回老家探望小儿子,可是当她听到婆婆以一种炫耀地口吻说,“峥嵘跟他大伯小时候一样聪明,两三岁时背过两遍的唐诗,到七八岁还能记着呢。”
孙汝珍说不清当时是什么心情。
她没有为儿子的聪颖而欣喜,她只是突然感觉手脚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