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 第207章 袁崇焕4(第1页)

第207章 袁崇焕4(第1页)

此后,皇太极对锦州围而不攻。袁崇焕抽调兵力,派满桂、尤世禄等两次救援锦州,但均未能成功。而皇太极在留兵继续包围锦州后,又亲自领兵数万进攻宁远。在皇太极兵临城下后,围绕守城的方略,袁崇焕与满桂发生了冲突。袁崇焕主张按上次宁远大捷的打法死守城池,而满桂执意主动出击。在二人争论的过程中,二人谁也不服谁,满桂还折断了袁崇焕的令箭。最终,袁崇焕坐镇城中,而满桂、尤世禄、祖大寿诸将出城迎战皇太极。满桂等人的奋勇杀敌,加上城内红夷大炮的威力,建奴在攻城作战中失利。皇太极被迫离开宁远回攻锦州,但又被锦州的赵率教击退。最终皇太极下令撤军,在撤军途中,建奴沿途拆毁了尚未完工的大凌河、小凌河两城。锦州解围后,袁崇焕又一次称病辞职,不过此次天启帝并未像之前那样不允,而是批准了他的请辞。改由王之臣复任督师,显然天启帝也对袁崇焕动不动就撂挑子的行为感到不满。此外,在之后的叙功之际,天启帝对前线文武官员均加衔二级、恩荫后代,唯独袁崇焕仅得到了“加衔一级,赏银三十两、大红纻丝二表里”的微薄赏赐。“阉党”官员霍维华上疏为袁崇焕鸣不平,并请求将加给他的一级官衔移给袁崇焕,被天启帝呵斥。在袁崇焕归乡之际,天启帝驾崩,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帝。同年十一月,魏忠贤被铲除,与此同时,许多官员奏请起用袁崇焕以对付建奴。于是崇祯帝起用袁崇焕为都察院右都御史,管兵部添设右侍郎事。十二月,崇祯帝赏袁崇焕锦衣卫指挥佥事的恩荫,以补偿其宁锦之功。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崇祯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代替王之臣督师蓟辽。袁崇焕进京后,崇祯帝召见群臣于建极殿,特宣袁崇焕出列,阐述其“平胡方略”。袁崇焕表示,“倘皇上假臣便宜,计五年而东夷可平、全辽可复”。崇祯帝大喜,表示若袁崇焕真能做到五年平辽,自己将“不吝封侯之赏”。此时大明的四位内阁辅臣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刘鸿训也纷纷赞赏袁崇焕是“奇男子”。在崇祯帝到便殿休息期间,群臣也外出品尝御赐茶果点心。期间,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当面质问袁崇焕,“五年复辽”之方略。袁崇焕回答,“聊慰上意耳”,即这只是吹牛皮,安慰皇帝的大话而已。许誉卿当即厉色责备他,“上英明甚,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皇帝到时候较真怎么办?)袁崇焕这时才察觉到此事的严重性,等到崇祯帝休息结束。崇祯帝再次与群臣商议时,袁崇焕趁机提出了,“此前吹嘘的五年平辽,必须须事事应手。”(所有的条件,如钱粮、武器、人事等)都要听他的。)原本袁崇焕以为崇祯帝肯定不会同意,没想到崇祯帝一一应允。指示吏、兵、工、户四部都安袁崇焕的要求,协助袁崇焕。崇祯帝为了提高袁崇焕的权力与威望,收缴了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只保留赐给袁崇焕的尚方宝剑。此后崇祯帝叮嘱袁崇焕,“早平夷酋,以纾四海苍生之难,严明号令,抚恤士卒,与文武同心,定能灭虏”。袁崇焕则对崇祯帝答道,:“谨遵明旨,铭之肺腑,前去告谕官军,以宣皇上威德,必须平夷!”此后,在袁崇焕离京之际,曾豪言赋诗“臣心期报国,誓唱凯歌归”。袁崇焕刚刚离京,还在上任途中,就赶上宁远兵变爆发,辽东巡抚毕自肃引咎自杀。袁崇焕抵达山海关后,次日即出关,赶往宁远平定兵变。袁崇焕在军营当着众将士的面,宣布皇上旨意,并许诺补发欠饷,才平定了此事。其后,袁崇焕向朝廷催发欠饷七十四万两。但直至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上年山海关内外的欠饷才被补完,即宁远城内的守军被拖欠了一年的军饷。为预防再发生类似的欠饷兵变,袁崇焕奏请求户部,将每年的军饷,“预先积贮,按月待支”。(先领一年的,再按月发放。)崇祯帝同意了袁崇焕的请求,但因为国库空虚,户部只能先预支三成的军饷。同时,户部又核定了辽东官兵的数目,最终按关外余名、关内官兵余名的数目发饷。除了处理欠饷问题外,袁崇焕还积极整顿军务,将关内外原本的四个总兵名额,只保留了关内和关外两个总兵名额。两总兵分别由赵率教和祖大寿充任,并以其亲信何可纲为中军,袁崇焕居中坐镇宁远,希望能倚仗这三员将领来实现“五年复辽”的计划。此外袁崇焕还淘汰不合格的参将、游击、守备、中军、千总、把总等官近百员。并重新对各堡垒、驿站的布置重新规划,还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征集订战马,以“精兵、壮马、坚甲、利兵”为指导方略。对外,袁崇焕招抚察哈尔、喀喇沁部等蒙古部落,希望以“抚赏”和救济,防止他们倒向建奴。但袁崇焕恢复了同皇太极的通信,希望能与建奴有议和的可能,这也使得有人怀疑他与建奴媾和。:()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