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进入十月下旬后,天气明显冷了,寒风凛冽,长安人都穿上厚衣,走在路上也缩起脖子。
虽然朝廷在紧锣密鼓为新帝登基做准备,但李邺的心思却飞向遥远的陇右,他刚刚接到李晟的紧急飞鹰传信,大非川出现了敌情,请求朝廷增兵鄯州。参谋房内,李邺站在沙盘前沉思不语,枢密使段秀实道:“殿下,现在已经快十一月了,吐蕃这个时候出兵风险很大,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回去了,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后勤补给,只有随军携带的粮食,如果他们找不到落脚之地,或者搞不到粮食,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吐蕃不会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吧!”
李邺点点头,“我也觉得奇怪,破釜沉舟,那是本身就没有退路了才做出的一個姿态,但凡有一点退路,都不会干出破釜沉舟这种事情,所以吐蕃在这个时候出兵陇右非常诡异,这里面必有缘故。”
“会不会只有一两千军队,小规模的骚扰?”段秀实又道。
李邺摇摇头,“这和兵力多少没有关系,而是这个时候根本不该出兵,在不该的时候出兵,必有蹊跷!”
“那殿下要出兵吗?”
“当然,我已经下令驻扎兰州的两万军队赶往鄯州,同时命令裴琇的一万甘州军出大斗拔谷,支援陇右。”
这时,段秀实想到了什么,连忙道:“殿下,卑职刚刚想起来,几个月前,枢密院曾得到一个情报,当时殿下还在幽州,浑瑊抓到十几名吐蕃探子,都是天竺人,据他们交代,吐蕃军中的天竺人去年冬天因补给不足,死了三万余人,要么冻死或者病死,现在吐蕃军中的天竺人只剩下七八万人,会不会这次进攻陇右的吐蕃军队都是天竺人?”
“你是说吐蕃高层担心他们熬不过这个冬天,所以提前把他们消耗掉?”
段秀实点点头,“卑职就是这个意思!”
李邺沉思片刻,确实有这个可能,很符合吐蕃军‘非我族类,都是耗品’的理念,是唯一能解释现在出兵的理由,吐蕃军要消耗天竺人,准确说是要用天竺人来消耗唐军。”
李邺负手几步笑道:“我正愁开流求和吕宋找不到劳工,吐蕃军就把这些天竺人送来了,岂不是瞌睡就递来枕头。”
李邺当即令道:“传来浑瑊部也率军参加战斗,如果对方大军是天竺人,务必活俘!”
李晟已经得到了准确情报,对方有七万五千余人,绝大部分是天竺人,只有数千吐蕃骑兵。
这个情报正是冷湖戍堡旅帅许武带来的,他带手下躲过了敌军主力,抄近路赶到西海大营,带来了第一手最详细的情报。
从千夫长的马袋中,他们找到了很多重要情报,比如知道了对方主将是达扎路恭,知道了对方的兵力构成,五千吐蕃士兵和七万天竺士兵。
还找到一封千夫长写给大相尚结息的信,抱怨这是一次很不理智的出兵,用七万天竺军队消耗唐军,搞不好最后连五千吐蕃骑兵也赔进去。
正是这些情报,让李晟有了战胜敌军的思路。
李晟着实赞赏许武的担当和智勇双全,当即破格提升他为斥候郎将,赏钱五百贯,同时提升他的手下为队正。
这时,李晟已经接到了甘凉都督裴琇和河州都督浑瑊的快信,裴琇率一万军已出大斗拔谷,正向西海大营而来。
而浑瑊则率两万军从九曲北上,赶来支援自己。
当然,这肯定都是摄政王的命令,他们才会急急赶来。
加上他们的三万人,李晟手中就有六万大军了,另外还有兰州过来的两万军,这两万人得镇守赤岭通道,不能全部押上。
李晟沉思良久,他给浑瑊写了一封信,建议他率军在大非川一带部署,切断敌军退路。
他立刻派斥候赶去给浑瑊军队送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