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在高昂的楚歌声中,楚军士卒冒着秦人如雨般的箭矢,已冲到秦军阵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军同样唱起了雄壮的战歌,士卒握着武器,战意盎然。
最前方的轻装弩兵在射完箭矢后,闪到两翼。
后方手持长铍的秦卒快速上前,他们站成一横排,手中拿着的铍长度在三米以上。
在喊杀声中,众秦卒一起将手中的铍往前刺出。
惨叫连片响起,冲在最前方的楚军士卒被这一波长铍突刺,戳翻了一片,许多楚卒哀嚎着倒在地上。
但紧接着,后面的楚卒又涌了上来,他们手挥剑戟,要趁机杀死这些拿着长铍,行动不便的秦卒。
在那些秦卒后方,秦军戟兵快速上前,挡在持铍的袍泽前面。
他们的手中拿着的是兼具突刺和挥砍功能的戟,足以将冲锋的楚兵挡住,与其进行格斗厮杀。
持铍的秦卒则趁机收回武器,退到后方,紧紧握着自己手中的长铍,从戟兵横排的空隙中寻找机会刺出武器,掩护袍泽和杀伤敌人。
三军大战,各处战场喊杀声不停响起,一个士卒接一个士卒的倒下,新的士卒又从后方一个接一个的补上去。
秦军的三处战场由冯无择、赵广、蒙恬进行具体的指挥作战。
赵佗退到后方,走上专门为指挥官筑造的土台上,从高处眺望战场的情况变化,进行整个战场层面的调度。
“楚军的攻击很猛烈啊。”
卢绾惊叹着,他和郦商被任命为短兵百将,负责跟随在将军身侧,指挥下面的短兵传达将军的命令。
“一鼓作气,自然猛烈。只要我军挡住这一波,拖延下去,楚军气竭,便是我军反击之时。”
赵佗站在高台上,看着远处厮杀的战场,密切观察着楚军的变化。
秦楚两军的前锋纠缠在一起,双方势均力敌。
这时,楚军右翼有战车和骑兵部队出现,侧击对面的秦军左翼。
秦军的左翼是由冯无择率领。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秦楚两军是在靠着淮水作战,秦军向西战斗,则其右军依靠着淮水。有这条大河作为遮掩,不怕敌军的车骑袭击,所以赵佗将战场经验较少的蒙恬安排在靠河的右侧。
然后以经验丰富的老将冯无择为左军,就可以沉着的应对楚军的各项举动。
果然,当楚军战车发动侧袭的时候,冯无择安排在最外围的弩兵抢先射击一轮,紧接着后方早有准备的矛兵方阵上前,以矛对车。
随着冯无择的调度,千余秦军骑兵迈开马蹄,去配合矛兵围攻楚军的车骑部队,以及撕裂跟在楚军车骑后的徒兵。
冯无择部因为是渡河而来,赵佗麾下也没有多少战车,故而此战秦军车兵较少,但骑兵的数量还是有好几千的样子,足以应对这场战斗。
在冯无择的应对下,楚军这一次的侧袭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战局再次胶着起来。
“冯将军,真老将也。”
后方的土台上,赵佗忍不住赞了一声。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冯无择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个被秦王政封为伦侯(关内侯)的人物,其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
赵佗之所以敢打这一战,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冯无择有交好之心,愿意给他赵佗打下手。
有这种老将帮忙,此战风险自然小得多。要是冯无择不同意的话,赵佗也不会冒险求战。
楚军一侧。
项燕孤独的站着,眺望远方战局。
他的身边除了负责护卫和传令的亲卫外,再无大将。
就连景同也上了战场,在前线进行指挥作战。
“冯无择。”
项燕低语着,知道这一战很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