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惯性的唯一决定值,但是……
那是在说此物体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说。
但你忽略一个问题,物体内部的相互惯性,他不一致。
也就是说物体的形状、密度、质心的位置,都会不同,导致作为单个来看,影响不一样。
联合起来,更加如此。
比如同样惯性质量的物体,细高的容易倒,但是矮壮一点,就不容易,这就是质心位置的不同导致。
尤其是运动中的人体,身体的各个部位是组合而成,并非统一刚体。
尤其是运动中的身体,比如骨盆就是绕着轴心运动,比如送髋,比如摆臂,比如身体的支撑和腾空,都在运动中,甚至是转动中,因此“转动惯量”在实际中,不规则刚体的转动惯量往往难以精确计算,需要通过实验才能测定。
运用了筋膜体系加身后,整个质量肯定是无法改变,牛爵爷的理论只要你还在地球上就无法逃逸,但是其余的条件,不是不能发生波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神现在就是在腾空后每次落地,发挥了这些能力,让身体的“转动惯量”发生了某些改变。
利用弹性势能,利用拉张整体性。
在每次腾空后,下压的时候,让身体的形状和质心位置发生了微调。
而这些看起来平常几乎可以忽略的东西,在高强度的速度冲击,比如现在因为有效腾空高度变了,身体弹性在筋膜体系加持下增加,每一次落地支撑,就可以使得送髋动作就是后蹬腿绕髋关节额状轴做更加充分伸展,使髋充分向前送出,身体重心远离支撑点。
这样连续下,让整个单步和复步的环节,都有吸收外力冲击——转换粗存弹力位能——然后释放额外能量。
看起来每次虽然都不多。
但是短跑也不是只跑一个单步和复步。
随着你的步子越来越多,你的效果和加成,自然也就越来越明显。
积少可成多。
这样一来,利用拉张整体性增加落地的稳定性。
加上有效腾空高度提高。
再配合苏神老早就想要做到的科尔曼式连续流畅,弹性下压。
每个单步和复步就对于“惯性”利用的更好。
“转动惯量”也越大越有利。
甚至在视觉上让人开始产生一种————————起跑的时候,一只脚蹬出去,还没有下地,另一只脚已经启动的不真实感觉!
“这,这是什么???”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跑法???”
米尔斯脸上的自信微笑,从凝固到瓦解,可能还没有一秒钟。
苏神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就是让他难以置信的画面。
事实上原本整个短跑历史上,一直到苏神退役,也只有巅峰科尔曼,那个逃避了药检的科尔曼,才能做到。
十米。
二十米。
三十米。
苏神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是多了一条腿。
仿佛每一次起跑,腾空还没有下地,就已经是有腿,已经抬起启动。
十米线他第一个到。
二十米线也是第一个。
三十米,也是第一个。
而且这一段……
博尔特几乎是十米线出来的时候是多少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