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穿越回大唐成为武则天的儿子 > 240(第1页)

240(第1页)

第24o章24o

这份毛遂自荐的请托,也在次日被武媚娘传递到了李治的面前。

“为何是让安定去襄州?“李治按了按额角,低声问。

李清月之前的话中,再清楚不过地将她和李弘之间起过矛盾的事实,袒露在了李治的面前。这份恩怨,固然已经随同一方身死而消弯化解,却无法掩饰其存在过。

就算在安定协助阎立本去宣读那份废太子旨意的时候,对于太子的“指点“表现,着实让人满意,但李治总觉得,现如今弘儿病逝,由安定公主前往囊州主持丧仪…

“陛下是想令宗室前往,还是想让贤儿去?“李治的思绪被武媚娘打断了。

他老实承认:“我想让贤儿去。“

接下来长安城中的科举选士,正如他之前和李贤所预估的那样,已经没有了他们插手的余地,但去为长兄送行,却显然是彰显太子友爱兄长的最好机

对于朝堂要务,贤儿还正在学习摸索之中,很有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有所成效。

兄长丧仪却该当无妨。

武媚娘摇头:“我以为不妥。若是陛下不打算追封弘儿为太子的话,让贤儿走这一赵也无妨,现在的情况便不同了。一个接替兄长上位的太子,为一个先被废炼后被追封的太子送灵还京,旁人会如何想呢?贤儿又会如何想呢?“

李治微微一愣,忽然意识到,天后所说的这句话未尝没有道理。

前后两任太子,一个还活着,一个却已死了,但死了的那个又被追赠太子之位,刚刚成为太子不久的李贤安知不会生出困惑的情绪,担心自己在其中稍有表现不当,就会因此遭到父亲的厌弃?

这件事,确实微妙到不适合由太子来做。

“以镇国安定公主的身份迎回前太子,便不必有这样多的顾虑了。“

见李治并未答话,却已有了犹豫的余地,武媚娘当即又补充道,“何况,还有一件事我想陡下也该知道,在昨夜,阿菀找上我说了一件事。“

“何事2“

武媚娘道:“她问我,弘儿死于疸疗之疾,留守囊州的医官有无考虑过当地的民心震荡?感染病疗之人,生者十不存三,就算在这两年间已有管控之法推行下去,也难保不会因弘儿出殡而惹来非议。“

“她虽未曾告诉我,打算采用什么法子来应对此事,但自早年间她将孙神医自蜀中延请而来,东都尚药局建立,这十多年里她对于医官的栽培向来用心,不是其他人可比的。“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李治怎么会听不出她话外的意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要选择放弃一个更优解,非要让李贤在其中获得名望吗?

毫无疑问,在对外征伐之事上安定是个中翘楚,在对内的这等大事上,她依然是最合适的执行者。

“你说的不错,在这件事上,安定要比太子合适。“李治垂眸给出了答案。

刚经历了丧子之痛,还是他最为看重栽培的儿子,这份心性情懒让他实在是不想在不必要的问题上分出心力了。

武媚娘随即就见他朝着自己递过来了一张纸,“让安定去就去吧,我昨夜想了良久,为弘儿定下了谥号,你看看如何7“

武媚娘朝着纸上望去:“孝…敬?“

李治目光怅惘,沉默了一阵,方才接话回道:“慈惠爱亲为孝,死不忘君为敬,弘儿过世,我实在心中沉痛,想为他加上这两个字为谥。“

武媚娘的目光有一瞬停留在了李治的脸上,有些不太明白,为何李治对于李弘的怀念之情竟能到这个地步。

就仿佛是这个儿子的早逝,让他在午夜梦回之时又将李弘的形象美化了几分,和此前说他没有这样的儿子,已经形成了愈加鲜明的区别。

媚娘2“

“啤,我是在想一件事。“武媚娘收回了自己的困惑,回道,“这个死不忘君的敬字无妨,但这个孝字,我看陛下还是该当斟酌一二。您别忘了,您之前是用什么理由将他给废黜的。“

李治的记忆力一向不差,更何况是一封在他急火攻心之后让左相写下的诏书,“我说他纳邪说而违抗皇命,勾结朋党,心怀异端,有不忠不孝之举。“

那个“敬“字还能用贬请到襄州之后有所悔改来解释,加上「敬「字的解释本就是李治自己想出来的,就算换个说法也并无不可。

那个「孝「字却显然绝不能用,否则就等同于是李治在对外承认,自

己之前的废太子诏书中还存有不实之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