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穿越回大唐成为武则天的儿子 > 第106章(第1页)

第106章(第1页)

第1o6章1o6(二更+1o91加更)

在这只有两人对谈的殿内,环境有一瞬的安静。

最终还是由李治先打破了这个平静:“那…就给阿菀这个熊津都督的位置7“

他越是顺着武媚娘所说的这番话仔细去想,越是觉得,这其中虽有破例之处,却也各有说法。

一一无论是从私人感情上还是从国事体面上来说,都是如此。

百济前太子扶余隆没能解决扶余内部的叛乱,反而让扶余丰还潜逃在外,随卯有可能引来倭国入侵,而阿菀作为他的女儿却解决了这个问题,总不能毫无表示。

对扶余隆这种逃兵行为,李治其实也早该做出责罚的。

既然百济国内对于皇室的拥趸之心已没有那般激烈,起码按照刘仁轨写来的卖表之中没有,那么他要进一步将百济同化成大唐的领土,是可以稍做试探的。

给阿菀一个足够分量的封赏就是这个试探。

这既是证实他这位天子对子女有明辨才干的本事,又何尝不是给其余战将的激励。

可让李治没想到的是,当他说出这个对他来说已算艰难的决定之时,看到的却是武媚娘轻轻摇了摇头,不是熊津都督,而是熊津大都督。“

李治面色微变。

他本想说皇后不该有这等得寸进尺的想法。

但还没等他开口,武媚娘就已先一步说道:“陡下难道没见阿菀所说吗?为了尸快瓦解百济境内残存的反叛势力,她选择将马韩、东明、金连、德安四处都督府官员召集会见,我想陛下应当记得,这四府都督均是百济当地的部落领,或者说是百济贵

“既然陛下要让阿菀取代那位前百济太子的位置,何不一劳永逸,直接给她压制住这些百济遗者的机会“

李治脸上闪过了一缕思量,大唐历来有要害都督府统辖其余都督府或者其余各州的传统,媚娘的意思是,在百济也要采用此法。“

就像段宝元所在的益州都督府高于南诏所在的嵩州都督府,是一样的情况。

百济也确实可以这样做。

李治也需要让百济有一个更统一的声音。

所以阿菀在来信之中说,她让人将宗庙忌讳等事向百济境内明确传达,将大唐才是此地主人的消息告知,李治是很满意的。

他便又低声喃咕了一句:“攘外…必先安内吗7“

其实李治本也有这样的愚法,用熊津都督府总摄全局,只是现在因为可能要将这个权力交给女儿,才让他短暂地忘记了这个算盘。

然而武媚娘深知获取权力不易,也未必再有这样好的交谈机会,倒不如趁着陡下止刻的想法倾向于让女儿担责,直接一步到位!

她可不打算给李治这个忘事的机会。

光争熊津都督有什么用,若是新罗和倭国真有不轨之心,完全可以挑动其余四府都督向熊津和泗沧难。这个位置的分量终究还只是那个五分之一。

要争,就争熊津大都督!

大唐境内的大都督目前只有益、扬、荆、并四个,多由亲王或者皇子担任,若是让阿菀担任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李治估计是不会同意的,可在境外,事情可以取通,那就得另算了。

起码,在武媚娘留心于李治神色,以判断自己下一步说辞的时候可以确定,他的第一反应虽是意外,却并非没有意动之色。

当百济的人力能被启用的前景,被勾勒在奏报之中的时候,李治愿意给予熊津一点特权,让这处都督府彻底压制住反叛的可能,促成这一路兵马对征讨高丽大业的帮扶。

而到底是让女儿成为大都督的威胁更大,还是高丽动兵失败的威胁更大,李治肯定是分得出来的。

武媚娘顺势扫过了这份摆在李治面前的军报,对于阿菀能够说服刘仁轨帮她斟酌其中的说辞,其实也有几分意外。可想到唯有如此,这出内外配合才能进展得邦利,她又不觉在心中一阵憋闷。

这种情绪倒是没体现在她的话语之中,因为她已接着说了下去,“再者说来,若是陡下有意要将水师派遣到熊津,这一处都督府的兵力就过规模了…“

是啊,光靠着熊津都督可不能同时统领刘仁愿麾下的兵马,刘仁轨带去的府兵,以及在奏报中请求支援的水师。

当然,李治也可以不按照其中所请求的那样,将水师支援去那头,可当倭国与新罗接连更换国主,还都是实权领袖的时候,李治必须要提防卧槐之侧的叛乱。

那么与其出现西域那头连年征讨、连年叛乱的情况,还不如看看,这些邻居能不能如同百济叛军

一般,对他的女儿持有几分小朋之心,让她再有一个迎头痛击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