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穿越回大唐成为武则天的儿子 > 51 051二更(第2页)

51 051二更(第2页)

不错,长孙无忌从身份到地位都很特别,可就因为这份特别,他才比谁都不能直接欺压到陛下的头上去!

当他已越轨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与其只做小惩,反而令长孙无忌还能如彼时那样,以死威胁、以名分捆绑牢牢地压在陛下的头上——

还不如让他彻底退场。

武媚娘突然出声,打断了许敬宗的思绪,“这个问题,以许侍中的记忆力,难道是很难回答的吗?”

“不,当然不是。臣只是忽然在想,邕州龙州这两个地方没了刺史,是不是该当再安排一个新的过去。”

武媚娘语气从容,说出来的话却差点又让许敬宗吓了一跳,“好地方,自然要留给你的同僚是吧?”

同僚?

许敬宗可没几个同僚啊。

显庆元年,他在依然保留着礼部任职的情况下,被同时授予了门下省侍中的位置。

那是门下省的长官。

当然,三省六部制度下,门下省的长官可以有两个人。

好巧不巧的,除了许敬宗之外的另外一个侍中,正是韩瑗。

永徽六年废王立武事件之中,褚遂良与来济相继被贬,剩下的韩瑗作为盖有“长孙无忌党羽”标志的人,在行事中变得越发谨慎小心,唯恐被抓到什么针对他的借口。

大约也是因为陛下觉得他年龄老迈,又已凑够了声援武昭仪为后的人,这才将他给放在了一边。

可现在既要到与长孙无忌彻底翻脸的地步,那就要把任何一点可能掀起风浪的东西,都给从台面上拿走。

处置长孙无忌一事,需要从长计议,韩瑗却是可以先弄下台去的。

门下省少掉一个掣肘,对于陛下的诏令快速通过,无疑也是有好处的。

当然了,对许敬宗来说同样有好处。

这句已经更为明确的暗示,让他不必再对自己是否选错了立场而觉忐忑。

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够了。

但许敬宗大概不知道,在他离开了此地后,从一旁的帘幕后头忽然钻出来了个小身影,直接扑到了那位皇后殿下的怀中。

而武媚娘也一改方才的高深莫测,将这孩子给接在了怀中,脸上露出了几分更为柔和的笑意。

她点了点女儿的眉心,“在这里听得满意了?”

许敬宗来得可真是凑巧。

彼时李清月还在寻母亲商量,能不能将贾敦颐的兄弟贾敦实从瀛洲调回来,就在洛州地界上任职。1

听闻他和他兄弟贾敦颐为政理念相似,也都是能臣干吏,若只是在瀛洲地界上做个小官,实在是有点可惜,倒不如调到洛阳来。

洛州刚刚以贾敦颐的名义举办了一场水陆法会,若恰在此时将贾敦实调来,继续秉持“政在养民”的方针,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绝对是福祉。

李清月现在还没有这个办法快速改变粮食产量过低,百姓被迫逐食的局面,但起码在她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她想尽可能地去做一点事情。

但这个建议,不适合由她来提出。

毕竟洛州马上就要变成“东都”重地,官员的待遇都要和关中的大州提到同等。

想想看长安京官的职位选拔,放在铨选之中都是难度最高的,那么哪里能因为她一个公主的喜恶,就直接将此地长官的位置给占掉呢?

相比之下,还是由阿娘来对父亲旁敲侧击,让李治出于名声上“引为美谈”的可能性,做出这个调动决定为好。

武媚娘对此自然没什么不可的。

她如今能接触到的官员有限,说不定贾敦实就是其中一个,确实可以提拔提拔。

而她刚答应了下来,许敬宗就上门了。

见李清月不打算直接被送出门去,武媚娘也没拦着她。为防止许敬宗觉得这出由李治授意的暗示不够严肃,她干脆让女儿先躲藏到了一边。

李清月到底不是正常的小孩,并不会在此时弄出什么动静来。

故而当许敬宗离开的时候,也没发觉他和皇后殿下的对话中,还有一个小旁观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