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直播公主一脸懵圣君是我 > 第81章 昭文书报2(第1页)

第81章 昭文书报2(第1页)

【惠帝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但是技术不够成熟,民间更喜欢字迹、排版都更加精美的抄录本。

抄录本的弊端显而易见,无法大规模生产传播。

然而,朝廷内刊和《文心报》需要大规模且尽可能迅速地被传播。

推广雕版印刷,并在应用中实现技术升级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朱宣伊一方面为两份报刊的发行聚集了大量精通雕版的工匠;一方面设立任何人都可以参评的“鲁班奖”,鼓励全国各行各业的工匠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革新技术。

“鲁班奖”的设立极大鼓励了当时的工匠。

尤其是一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平民获得了第一届“鲁班奖”,不仅获得朝廷发放的大额奖金,实现买房买地的生活跃迁,而且被史官写入国史。

举国上下掀起总结创新的狂潮。

日复一日重复着的工作不再枯燥无味,工匠们在干活的时候,开始思考,这样做有什么弊端,有什么方法能够改进?】

我们听错了吗——不少百姓尤其是工匠如是想。

一个平民获得了“鲁班奖”。

有钱,有名,且名留青史。

这毫无疑问光宗耀祖了!

“活字印刷术。。。。。。”一个老道娴熟的雕版工匠细品这几个字,很快就琢磨出活字印刷大概是怎么回事,他不由叹道,“也不是特别难的创新,怎么以前就没人做呢?”

如今天幕一提,工匠肯定争着抢着做这个“活字印刷术”,人人都想获得“鲁班奖”。

这位老工匠却没有这个心思。

他干了一辈子的雕版活,自认技艺高超,在这一行也算圆满,可今日听见“总结、创新、技术改进”这几个词,醍醐灌顶的同时,又因惭愧而嗟叹。

学徒看见师傅在叹气,关切地问:“师傅,您怎么了?”

老工匠看向这个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怅然中带着希冀:“你遇上了好时候啊!好徒儿,记住这几个字——总结、创新、技术改进。”

学徒认真地点点头。

对“鲁班奖”,除却与所有人一样的对名利的憧憬向往,这位学徒还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如星火一般正在燃烧的让他感到激动昂扬的感受——

谁说只有读书人才能留名青史?

谁说只有官吏才对国家有用?

看哪!

微末如我,一个小小的工匠,也能凭自己的手艺改变国家,改变很多很多人的生活。

大胤不仅是陛下的大胤、官吏的大胤、豪绅的大胤,也是工匠、农民、商人的大胤。

宣伊陛下看见了我们,用“鲁班奖”告诉我们,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所做之事也是于国有用、值得铭记的。

她用“鲁班奖”鼓励我们,在用以谋生的、重复枯燥的工作中思考、发现、创新吧——为了自己,也为了大胤。

想着想着,学徒哭了。

被人看见、被人重视的感觉,真好。

【开明元年夏,苏泊、曾还春、礼部尚书联名上书取消书籍税。

为了进一步获得文人支持,为了兴盛大胤的文教,朱宣伊同意了这个建议。

文化传播的紧迫现实需要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发展又反过来助推文化传播。

印刷术的发展、书籍税的取消、《文心报》的出现,给大胤的文化教育注入新活力。

《洛京月报》《民生》《问法》等报刊杂志喷涌而出,经济较为发达的州推出了自己的报刊,文人墨客热衷投稿出书,一稿成名者不在少数。

其中《问法》覆盖面极广,被强制要求普及到县级。

它因宣伊陛下以法治国的理念而生,集普法和司法指导功能于一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