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开局大明就登基 > 第66章 没点上面的指示谁敢去动(第1页)

第66章 没点上面的指示谁敢去动(第1页)

第66章没点上面的指示,谁敢去动?

【同时,在李渊等人前进的路上,李世民也并没有闲着。】

【他一路招纳英雄豪杰、贤才能人,到达晋阳时,手下的兵力已达九万人。】

——

唐朝,武德九年。

看着神迹中年轻的自己,李渊突然有一些感怀了。

当时河东的驻守将领黄仁在军事方面确实颇有心得,极其擅长守城,自己耗费了半天功夫都没能够取得多少进展,极其让人难受。

就这样放着不管,径直离去是极有可能被两面包围,陷入劣势的,可自己时间也确实如老二所说不多了,倘若在一个地方拖得太久。

那么隋朝主力军缓过气来之后,恐怕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自己了,所以他最终才留下少数兵力假装围困河东。

而且他还准备了一手,晋阳县令刘静文也被自己派出去据守潼关,再加上这样的安排,自己才敢果断的离开河东,有了不再担心河东援军抵达的勇气,避免自己陷入劣势。

——

汉朝初年。

刘邦有些羡慕,李世民虽然也是一个马上皇帝,但任用人才居然也不弱于自己,这一点可谓不明显。

要知道前来投靠李氏家族的人必然是听李渊的话,而他们自己私下在李建成这个长子还在同时有能力的情况下,还选择李世民,这种收服人心的能力,可谓不简单。

他刘邦虽然知人善任,可也承认,自己不是在战场拼杀的猛将。

这李世民倒是结合了明太宗和自己的优点,既能收拢人心、招收贤才,还能骑马上阵、杀伐敌人,身先士卒冲上战场,可谓文武双全。

同时他也明白李世民个人魅力、招揽人心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从一路打仗,可自己的人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翻了三倍之多就可以看出,即便在这过程当中有不断的地方百姓投靠。

可是,毕竟李渊才是掌权者,自然不可能会过分偏爱二子李世民,给予他太多兵力。

因此这些普通人的主动追随更是体现了李世民对人心的把握极为恐怖,是天赋?

必然有,但更多的还有他自己的努力!

——

秦朝。

秦始皇脸色有些难看,李世民不断扩充军队、准备反抗隋朝,这些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他只是联想到了大秦的情况,那些六国余孽是否在暗中密谋这些?

他们也必然会看到神迹,可这些六国余孽还在大秦的暗处藏着,虽然不会让大秦伤筋动骨,但也确实让人头疼。

【十月初,李渊抵达长安城,同时率领着二十万的兵马开始围城,十一月,李渊攻破长安,随后率军进入,结果却发现后自家的祖坟、宗庙被阴阳师等人毁掉。】

【然而他却只诛恶首,放过了平民百姓,没有对别人有秋毫侵犯!】

【随后,他开始拥立杨侑为隋恭帝,改元义宁,尊杨广为太上皇,而李渊自己任命自己为唐王,长子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儿子李世民为秦国公。】

——

隋朝,开皇十八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