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官伎百度百科 > 第138章 鲜花着锦6(第1页)

第138章 鲜花着锦6(第1页)

朱英既然刻意给严月娇花钱,自然是有些想头的——当然是刻意的,不然以他的身份,何必理会一个上门来的掮客呢?就算说好奇,这样的掮客行院中也是常有的,他在行院里走动这些年,难道还不知道?

虽然只是二百多贯,但大小也是一笔钱呢!对于行走在行院的达官贵人来说,为一个人花额外的钱是有很多说法的!真要说起来,这钱只要是额外给的,那就是再多都不算多,再少都不嫌少!

万贯家财全花进去,固然说明这两人关系不一般!另外,要只是多拿了一朵花、一盒粉,那也说明了一样的事。

这里并非说明朱英对严月娇有意思,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他这是要正式开始对红妃发起追求了。这一点在行院内有一个专门的说法,管叫‘体贴’,又叫‘射风流箭’此前朱英也在红妃身上花过钱,送过很贵重的礼物、揭花榜时也有不小的支持等等,但那不能和当下比较。

此前无论做什么都有个说头,比如说送礼物,就说是酬谢红妃之前的演出云云。揭花榜时,给红妃送金花,还借了别人的手呢!

而一个行院子弟对娘子可以无理由花钱,只能说明这是在追求!

朱英刚刚和张采萍了断了关系,就开始追求红妃,这有点儿不合适。不过到底也在限度内,一方面张采萍是名妓没错,但她不是女乐啊!‘名妓’这种微妙的身份,认它的时候,女乐们的种种优待,名妓都能享有。可不认它的时候,那就是擦边球了。所以,朱英结束了和一个雅妓的关系,并不需要‘空窗期’,就能和一个女乐在一起。

另一方面,就是红妃现在的情况了,红妃还没有和李汨结束。虽然外界也有猜测‘李大相公’的红尘劫难什么时候会结束,眼下一年多了,也该见到底了吧。

红妃与李汨的关系既然没结束,自然就更谈不到与朱英有什么瓜葛。说起来,热客不惜气力向一个女乐献殷勤,非要将人弄到手不可,一般也只会是在其空窗期的时候。不然的话,和眼下这个分手,再到一个不长不短的空窗期,且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当然,若是遇到一个不讲规矩,视空窗期如无物的女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当下为朱英的举动感到意外的,不是因为他刚刚和张采萍结束。而是红妃还和李汨牵扯着,他就上赶着来,也不知道他是不把李汨放在眼里,还是真的心那么宽,不在乎自己付出多少。

事实上,如今不少人传说郑王朱英是个痴情种子他只是遇到自己的冤家对头了。

“缘分嘛,这种事如何好说呢。”柴琥的堂弟,一个近支宗亲,就在一次全是宗室的宫宴上说起了这事,颇为唏嘘的样子。

“缘分?哪里是什么缘分,真要这样说的话,红妃不知和天下多少男人都有缘分了!”对于这个说法,柴琥嗤之以鼻:“你们自己算算罢,撷芳园前那楼子里,多少人排着队见红妃那小娘子,鬼迷了心窍一样!”

“那九叔你说这不是缘分,是什么?”另一个宗室,论辈分比柴琥矮了一辈儿,但两人年纪只差了两三岁。他看起来有些饶有兴味地样子,对这件事很好奇啊!

柴琥一口饮尽一杯蜀中‘流凤酒’,慢慢道:“原是冤孽来着,且看着罢,那等动了真心的,有一个算一个,终不能得偿所愿嘉鱼他是上辈子欠了红妃的,这辈子来还——红妃那小娘子,上辈子怕是放债的!”

“郑王动了真心?”这是意外,动真心这种事说起来还挺微妙的呢。

“放债?放债怎么会如此,我听说放债是大罪过,死后要下地狱受刑,来生若是侥幸脱胎做人,还有种种苦难要历经。”这就是要挑刺了,明知道柴琥之所以说红妃是放债的,原因是欠她的人不止一个两个。

柴琥不理会意外的那个,对另一个宗室道:“她就是放债的,所以此生才如此!”

一个人苦难多不多,不在于是否拥有容貌、才能、财富这些东西,感到‘受罪’单纯是一种个人体会。柴琥丝毫不怀疑,对于红妃来说,每一天都是身处炼狱之中——给她的那些东西,再好都是她不在乎的,而她想要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得到。

宗室们宫宴上都会提起红妃和朱英,在行院中就更不会少这两个人的传闻了。就在宫里举行宫宴时,撷芳园内师小怜小院里几个小姐妹小聚,也一样说起了这回事。

“啧啧啧,昨日郑王往红妃院里送了什么,那样多的箱笼?”樊素贞笑着看向师小怜。她之所以特别拿这话问师小怜,是因为朱英开始撒钱后,很知道买通人,红妃身边的人也一样送礼。

严月娇都能得他买的珍珠首饰,师小怜这个秦姐姐就不必说了。

“你别乱想,并非什么宝物,之所以那许多箱笼,是因为那是一批瓷器。”师小怜隔空点了点樊素贞,然后才解释说:“郑王请督陶官烧造的一套瓷器,文房所用、摆设顽器,就连食器都有。”

“瓷器,这可稀奇了,红妃要什么没有,郑王怎么巴巴寻了这个来?”樊素贞拿这个说笑起来。此时也有稀罕瓷器,比如说各大官窑出来的好东西,民间甚至得不到!但此时的瓷器还没能冲击高端市场,东西买不买得到不说,但就算是最好的官窑瓷器,在大众印象中也很难和昂贵奢侈联系在一起。

以食器为例,此时大户人家和高档酒楼的标配是银器,谁能用一水儿全银器的餐具,就算是富贵满堂到家了。当然,如果嫌弃银器太暴发户,也可以换成漆器,漆器又贵又复古,可以说是贵而不俗了。

不过,漆器的使用体验上不是那么好,保养起来也不符合日用器的习惯,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相对来说,各方面臻于完美的应该是琉璃器,也就是玻璃器皿。此时烧造玻璃器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玻璃首饰,也就是药玉首饰,相对而言已经是稍有余钱的妇人都能用的起的了。但烧造玻璃器皿,难度又要大很多了,所以成功率感人,成功的里面又少有品相上乘的,如此一来,琉璃器还维持着过往‘琉璃’的逼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